
1) 安装与版本校验
安装(任选其一)
A. npm(Windows/macOS/Linux 通用)
npm install -g @openai/codex
codex
B. Homebrew(macOS)
brew install codex
codex
版本校验
- 方式 1: 直接运行
codex
,启动欢迎页/日志会显示版本;- 方式 2: 打开 GitHub Releases 对照最新版本号(截至 2025-09-24 为 0.41.0)
2) 登录与首启向导
首次运行
codex
后,按提示选择 “Sign in with ChatGPT”,使用你的 ChatGPT 订阅(Plus/Pro/Team/Edu/Enterprise)直接授权,无需另外配置 API Key。官方也支持用 API Key,但需要额外步骤与迁移指引。小贴士:
- IDE 侧(VS Code/Cursor/Windsurf)也有扩展,可与 CLI 同账号共享状态。GitHub
- 近期更新还加强了在 GitHub/IDE/终端/Web 多端协同与 @codex 评审能力(如在 PR 中自动审查/建议修复)
3) 快速上手:3 分钟跑通一个真实仓库
假设你已 cd 到项目根目录(有 Git 管理更佳)。
Step 1:打开 Codex
codex
Step 2:告诉 Codex 你要做什么(自然语言即可)
“实现暗黑模式:识别当前 UI 主题变量,新增 dark tokens,提供切换开关,并覆盖按钮/输入框样式;完善单元测试。”
Step 3:Codex 的标准动作(示意)
读取/理解仓库 → 生成改动计划 → 申请“编辑文件/运行命令/安装依赖”等权限 → 执行并给出结果 → 如需复查再迭代
这些交互在 CLI 的 Sandbox & Approvals 与“命令/编辑请求→用户批准→执行→输出”的闭环中完成。
Step 4:验证与提交
让 Codex 跑测试 / 启动开发服务器并观察日志
让它新建分支与提交,并准备 PR 描述(也可去 IDE/GitHub 用 @codex 做代码审查)
4) 常用工作流范式
范式 A: 从需求到改动
- 说明目标与约束(语言/框架/目录/规范)。
- 批准它的编辑/命令执行请求(可逐条或批量)。
- 审阅差异(Codex 会展示 Patch/变更解释),不满意就“继续修改”。
范式 B:调试与诊断
- “请定位最近 3 次提交之间导致性能退化的改动,并写出复现步骤与修复方案(保留日志)。”
- 让它跑
npm test
/pytest
/go test
,出具失败原因与修补 PR。
范式 C:PR 评审(GitHub)
- 在 PR 里 @codex 要求自动审查与修复建议,或让 Codex CLI/IDE 端发起本地审查
5) MCP 接入与安全批准流(图文重点)
什么是 MCP?
MCP = Model Context Protocol,是一种标准化方式让 AI 客户端(如 Codex)安全、受控地访问本地或外部工具/数据(文件系统、Web 抓取、CI、安服扫描、工单系统等)。
Codex CLI 如何启用 MCP?
Codex 通过 ~/.codex/config.toml
配置 本地 STDIO 类型的 MCP 服务器(常见:filesystem、GitHub、Snyk、Web fetch…)。
示意配置(三件套:文件/GitHub/Snyk)
# 文件系统 MCP
[mcp_servers.filesystem]
type = "stdio"
command = "mcp-filesystem"
# GitHub MCP(需要 OAuth 授权)
[mcp_servers.github]
type = "stdio"
command = "mcp-github"
# Snyk 安全扫描 MCP(需先安装并登录 snyk CLI)
[mcp_servers.snyk]
type = "stdio"
command = "mcp-snyk"
Snyk 给出了面向 Codex 的逐步接入教程;Bright Data 也提供了 Web 抓取 MCP 的 Codex 配置示例(含创建 ~/.codex/config.toml 的步骤)
批准流(ASCII 流程图)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申请(读/写/命令/网络)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Codex CLI │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▶ │ 批准面板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└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 结果/日志/补丁 │ 允许/拒绝/仅一次
▼ ▼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仓库变更 │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│ MCP 服务端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STDIO 通道(受控)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注意:社区反馈 Codex 当前仅支持 STDIO MCP(远端 SSE/HTTP 需通过代理或暂不支持),这点在第三方讨论中多次提到。
6) 进阶能力
非交互/CI 模式
Codex 支持在 CI 环境中以“非交互”方式运行(例如为 PR 自动生成变更说明、补丁、或运行分析)。相关用法见 README 的 Advanced → Non-interactive / CI mode。
Verbose/Tracing 调试
当你需要定位失败原因或上报 Issues,可开启详细日志(Advanced → Tracing / verbose logging)。
Zero Data Retention(ZDR)
企业/合规场景可启用“零数据保留”。参见 Docs & FAQ → Zero data retention (ZDR)
7) Windows 11 专项排错
(1) 登录与回环浏览器问题
- 优先用 “Sign in with ChatGPT”;若公司网络代理/证书拦截,建议临时切换到直连环境或在“无头机”按官方 Login on a "Headless" machine 指南登录。
(2) 配置文件位置与格式
- 标准路径是
C:\Users\<你>\.codex\config.toml
。个别版本/环境下有人误以为是config.json
,若你遇到“找不到 toml 被识别”的情况,可参考相应 issue 与 README 的 Configuration 说明核对。
(3) 长路径与文件权限
- Windows 压缩/解压或补丁写入时若碰到长路径失败,可在组策略或注册表启用 Win32 Long Paths;给项目目录足够权限(尤其是
node_modules
/ 构建产物)。 - 若 Git/SSH 受公司防火墙限制,走
ssh.github.com:443
(在~/.ssh/config
里指定 Host/Port)通常更稳。
(4) 端口与杀软
- 本地开发端口被占用或被安全软件拦截会导致命令执行失败;建议先
netstat -ano
/任务管理器排查并放行开发端口与codex
可执行。